Challenge Taiwan 2025 |出國交通、住宿、選手報到/交車、Expo 購物篇 Part.2
比賽終於順利完成了, 賽事的整體氛圍真的很好!
由於第一次參加台東三鐵賽沒有經驗, 在交通安排上擔心了很久...幸好整個過程還算順利😓
只是不斷在鐵花村和森林公園之間往返實在太累人...應該是因為我沒有租車的緣故吧...
總算整理好所有有資料來打這篇Part.2, 跟上一篇一樣都是記錄自己的經歷。
還是強烈建議想參加的選手提早去預訂自己心儀的飯店...
Part.1: Challenge Taiwan 2025 |報名、住宿預訂、商城購物篇: https://yuenxch.pixnet.net/blog/post/345221575
預定機票 & 單車托運:
香港前往台東是沒有直航航班, 所以選擇了飛往高雄國際機場再轉台鐵到台東。比賽當天是26號, 決定了提前3天到達台灣。
在預訂機票前建議先上航空公司網站核實行李可托運尺寸限制; 費用根據航空公司、航線、飛機大小和座位等級而有所不同,
這次我預訂的航空公司是HK Express, 購買機票同時加購了運動器材行李額。
行李重量限制為20kg, 每件行李最大尺寸為277cm (長+闊+高)。超出重量限制將被收取HKD$120/公斤的額外費用。
(需要注意確認相關的航班跟鐵路的時間, 並提前預訂票務以確保順利前往。
仍然使用Bike Porter Pro 單車旅行箱, 但打包越來越簡化😂
底部放置儲物箱跟工具箱, 雖然包裝很簡化但保護物料都需要準備。
頂部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卡鞋、頭盔、車衣等等。
有關出國單車箱介紹可以看看這篇:
https://yuenxch.pixnet.net/blog/post/279956436
由於CO2氣瓶不能托運的關係, 所以到達高雄後馬上找車店購買
預訂台鐵車票:
台鐵車票只能在乘車前四週(二十八天)開始預訂, 所以要等到3月尾才可以開始購買。
去程可能早了一天到達台東的關係, 座位剩餘還很多。回程上, 中午後越晚就越少座位可以選購...
查詢過自行車攜車箱可當作隨身攜帶物品: 每件長度不得超過一百五十公分,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二百二十公分
臺灣鐵路 網站: 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
由於是第一次搭乘自強號列車, 所以想着跟新幹線一樣預訂了車廂末排的兩人座位, 這樣就能將行李放在座位後方。
可惜回程沒能預訂到相同座位, 站務職員便建議將單車箱改放在第7節車廂 (沒想到那裡的空間比想像中寬敞😅)
台東住宿:
雖然早已預訂好飯店, 但我都是在留意着台東的飯店沒有空房釋出, 特別是在賽前一個月左右。
剛好在四月初發現凱旋星光酒店25號有空房釋出, 所以立刻預訂下來。
這樣一來, 不僅方便賽前一天辦理交車手續。比賽當天可直接步行至起點, 避免錯過轉換區開放的時間...
飯店更有接駁車接載從台東火車站/機場的住客。(但可能收取費用, 建議事先跟飯店確認)
在飯店大廳裹已經看到很多參賽選手的單車整齊擺放著。
飯店特別為選手們準備了賽事當天清晨5點開始的早餐服務(不過我需要提早到轉換區, 所以時間不太合適)
可惜賽事當天便要退房換飯店...如果預定到26號的住宿那完成賽事後可乘坐大會接駁車到森林公園取回單車跟轉換袋再步行回來飯店。
▼ 飯店至轉換區入口
報到程序:
官方在賽前兩週放出賽前說明會影片, 當中提到選手可以在4月21日(賽前5天) 於APP內進行線上報到。
在賽前兩天, 24日到達台東體育館報到以及拎取選手包, 人流不多 (應該大部分選手都是賽前一天抵達(25日))
先到室內體育館進行報到以及拎取選手包和取得選手手環。
選手包物品包括: 轉換袋、晶片、泳帽、號碼布、號碼&紋身貼紙以及一些贈品
在前往交車和放置轉換袋前應先閱讀 2025 CHALLENGE TAIWAN 選手手冊
以及2025 Challenge Taiwan 賽事說明會 Race Briefing 113&226km 的影片
拎取選手包後就可以到室外體育場的攤位逛逛, 現場設有不少適合拍照的打卡背景。
當然特別要到CT 和Waypoint 的檔攤看看會場精品
另外也有其他的廠商擺設攤位
不過在CT攤位還是免不了要破費...25日再去時發現很多商品都已經售罄
大會還特別贈送226組選手一個超大容量的裝備袋, 相當實用!
113km 跟 51.5km 選手都有背包和側肩包
交車程序:
下午2時開始開放轉換區, 選手當天需要放置單車和轉換袋。出發前都再檢查好單車螺絲的扭力和確認好裝備。
進入轉換區時工作人員會先檢查頭盔和單車有沒有號碼貼紙。
再檢查單車的煞車是否正常運作, 之後便可以進入轉換區。
所有物品都需要放在轉換袋內, 包括頭盔。任何物品都不能放在單車附近 (只可以將卡鞋卡在卡踏)
仍然是騎用美利達銳克多改裝的車子 (Merida Reacto), 飛輪更換成TRW 11-34,
外胎也更換了Vittoria Corsa Pro 的管胎, 座管後面則換成Topeak tri backup系列的支架和維修包。
今天只需放置T1(Swim to Bike) 跟T2(Bike to Run) 的轉換袋。
今年已確認騎車是不需要佩戴號碼布, 所以號碼帶+號碼布直接放進T2轉換袋。
衣物寄存袋跟特殊需求袋都是在開賽當天早上指定時間寄存, 當天會有貨車停在中華大橋下收集 (活水湖到轉換區之間)
天氣報告顯示有機會在賽事當天下雨, 所以看到不少選手使用雨罩來保護單車。
可是風實在太大了...放置好轉換袋後回到單車放置區就發現不少車被風吹跌😓
活水湖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是開放練習時段。不過這兩天光是處理車程、行李搬運和單車組裝就很累了...
所以我都是提早回飯店休息...連賽前晚宴也不想去, 很遠😓
賽前的準備和過程大致是這樣, 下一篇再打上比賽日的賽程體驗。
隨着今年的賽事結束, Challenge Taiwan 2026 報名時間應該都差不多開放, 強烈建議先找飯店!!!!
關於Challenge Taiwan 2025 的照片:
沿路都看見不少攝影師在拍照, 除了跟大會合作的Allsports創星影像。也找到運動標籤(Sportag) 、瘋迷Phomi 和 Zsport。
Allsports 有提供套餐購買相片, 而其餘的都是單張購買。要再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照片, 因為單張購買不便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