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次帶公路車出國已經是5年前環台了
原本計劃是3月底參加台東鐵人賽, 可是骨折一直還未痊癒..不能游泳。只好改去參加4月登山王之路。
為了上武嶺作準備, 這次最大的變換是更換齒比,因為實在是....
--------------------------------------------------
又將Aero Bar 改成彎把的設定
到最後沒想到要額外買這麼多零件來更換,而且是在幫車子不斷地增重
整車約7.4KG...接着又要拆下來裝箱打包
----------------------------------------------------------------------------------------------------------------
變速方面- 把原來DA9000 12-25T 飛輪換成肉腳飛輪 R8000 11-32T (有34T就好了)
重量增加約120克
安裝前有點擔心15T大導輪能否支援32T飛輪
可以是可以的,但轉檔方面不是太暢順
由於加大了飛輪齒數,所以鏈條都需要更換
大盤方面,將原來的52T/36T換成 50T/34T
原本想買32T, 可是Power2max回覆說功率計支援不到
購買了內地 STONE 這品牌的齒片。款式可以訂製
50T 選擇了款式4,34T 是款式1
自測的重量分別是100g/50g
想不到會有額外的花費。用了九年的跑三發現到煞車邊報廢了..當時在想應否將跑三升級換成低框碳輪組。
雖然換成碳輪組馬上輕了600g真的很吸引... 最後都是買了這組ZONDA C17作訓練輪用..主要原因就是便宜(CRC網購 270英磅)
重量1540g 比原來的跑三輕約140g
由於買ZONDA時是免運費的,所以在CRC又網購了一大堆物品⋯ Prologo 把布、SWISS 碳跟鋁框用的剎車膠、水壺架跟能量膠等等
一直在用維多利亞的管胎感覺不錯,所以開口胎系統都買了乳膠內胎。由於維多利亞乳膠的內胎看不到再有賣,所以選購米芝蓮內胎
順便更換了 SWISS STOP鋁框用的剎車膠
當天應該會拍影片,所以加裝了GOPRO 底座。為了方便快速裝拆,使用了GARMIN碼表座用的轉接頭。
第一個位置是加裝在把立管頂蓋
第二位置是 Garmin 原裝碼表座下面加裝GOPRO座
加上原裝的碼錶座,這樣便有三個位置可以放置GOPRO
這麼遠來到騎車,恐防在半路破胎
準備了後備內胎跟Co2充氣 (Co2不可以上飛機,要到當地才可以購買)
Topeak 忍者系列 - 水壺架拼上Co2氣瓶座跟拆胎棒
後備內胎只用像筋掛在座墊後
最後是在網上下載的路線距離跟坡度表貼在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