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Zwift這遊戲出現後, 室內訓練的趣味性比以前大大提升
約朋友騎車、團騎、課表、比賽等都可以在遊戲裹面實現出來
漸漸地都只躲在家中騎車。之前猶豫了很久應否從磁阻式訓練台升級
因為價錢門檻有點高...當然還是入坑了
市售的種類愈來愈多,最後選擇了價錢較便宜的邁金 Gravat
規格上可以作最基本的運行。如果想要更真實的模擬/路感體驗 (踩踏慣性、下坡模擬、石板路震動等) 那就要選擇更高級的訓練台
外形跟Wahoo Kickr Core接近一樣
很簡單的摺疊結構,可是摺疊後真的有差嗎⋯?
底座不能針對前輪的大小來調整訓練台的高度, 有可能需要把前輪或訓練台墊高
#配件
電源線/ USB延長線
快拆/ Ant+接收USB/ 130或135mm開檔轉換件/ 11速飛輪轉10速的墊圈
我將電源線的八字扁腳換了英式三腳插頭 (電腦店購買)
#安裝
安裝十分簡單,整個過程不用10分鐘
大致上是展開訓練台 >安裝飛輪 >裝上130或135mm開檔轉換件 >鎖上快拆
棘輪座兼容Shimano & Sram 的9/10/11速飛輪
由於還在用Shimano 10速套件⋯所以需要裝上墊圈
130或135mm開檔轉換件方面,公路車是用上130mm轉換頭 ; 山地車跟摺疊車用135mm轉換頭
碟剎系統需要另行購買開檔轉換件
插上電源線
裝上公路車後,基本設置便完成
軟體方面,到官網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迈金助手 Magene Utility
跟其他的功率計一樣,騎車前先進行功率計的校準
內建的功率計跟阻力控制都支援ANT+和Bluetooth
我的手錶透過ant+連接訓練台的內置功率計,手機則透過藍牙連接
成功連接後提示燈會長亮
連接手機後已經可以開始訓練,可以從阻力等級/功率/坡度來控制阻力
亦可以連接 Zwift、TrainerRoad、Rouvy、Onelap等應用程式/軟體
--------------------------------------------------------------------------------------------------
Zwift:
電腦版使用跟連接完全沒有問題
暫時手機版的Zwift (IOS & Android 版本) 只支援藍牙接收,不支援Ant+。說算手機可接收都連接不到遊戲內
電腦版的藍牙跟Ant+都沒有問題, 需要的是要裝上接收Ant+信號的USB
連接ZWIFT後,可以模擬坡度(MAX 15%),相信大部份的路段都沒有問題
下面的是手機版
------------------------------------------------------------------
音量方面
用手機分貝APP測試的:
-60 dB (60cm @200w)
-58 dB (60cm @150w)
-55 dB (60cm "freehub")
踩起來只聽到鏈條磨擦的聲音
影片內是用200W來騎
#60dB 大概是家裹說話/ 開着電視的音量
#
踩過的訓練台不多,不能跟其他作對比。還在摸索中⋯包括功率計跟耐久度等⋯將來試一下用車上的功率計來作比對
一直在用Tacx 磁阻式的訓練台配合功率計來騎車
唯一問題是對比室外騎行,室內騎行時的心率提高不了。不知是否慣性問題?室外跟室內的FTP相差近30w
直驅式的路感真的很棒,踩踏迴轉暢順不少。而不像磁阻式每一下踩踏都是卡住
但抽車時還是有些擔心⋯應該不建議這樣做吧
雖然購入價錢是Tacx Neo的一半有多,但是同樣的價錢可以買到不錯的裝備或輪組等
所以有心在室內騎行才好考慮購買
收納方面,摺起來跟展開其實差不了多少...而且重量不輕。若每天騎行的話還是會一直放着在固定位置,因為不會想搬來搬去
訓練台騎起來很靜,震動很少。我都把10mm的地墊換成了4mm
如果有玩開ZWIFT而且有預算的話,還是建議買Wahoo 或Tacx Neo的訓練台。至少路感跟爽度應該會大大提升